图片新闻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图片新闻
冯新斌研究员率队赴瑞典参加中瑞合作项目启动会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发布时间:2014-06-03      【字号:

 2014519-24日,中国-瑞典汞研究框架计划项目启动会在瑞典乌普萨拉召开,启动会由项目主持单位瑞典农业大学主办,参会人员包括瑞典农业大学Kevin Bishop教授、Ulf Skyllberg教授、Mats Nilsson教授,于默奥大学Erik Björn教授,乌普萨拉大学Stefan Bertilsson教授,斯德哥尔摩大学Markus Meili教授等主要课题负责人,另外特别邀请了瑞典农业大学Lars Hyllander教授、芬兰环境研究所Matti Verta博士、瑞典自然历史博物馆Anders Bignert博士和美国Rutgers大学微生物与汞作用研究专家Jeffra Schaefer博士等参加。我所冯新斌研究员、陈玖斌研究员和仇广乐研究员等率研究团队成员14人赴瑞典参加了此次中瑞合作项目启动会。

    

  中国-瑞典汞研究框架计划项目启动会合影 

 启动会首先由冯新斌研究员和Lars Hyllander教授分别对中国和瑞典汞研究作了概括报告,然后按汞进入食物链的干预时机、地表-大气汞交换、汞污染修复、汞甲基化和去甲基化研究等四个主题及基因组学和汞同位素两个专题开展了充分的讨论。我所冯新斌、陈玖斌、仇广乐、闫海鱼、李仲根、商立海、Jonas Sommar、付学吾、王建旭等作了口头报告,汇总我所在汞环境地球化学研究领域开展的主要工作,提出下一步在中瑞合作中的工作计划。 

  Mats Nilsson教授讲解Svartbergets野外研究基地开展的工作 

 会后,根据日程安排,考察了瑞典的Svartbergets科研生态站 Svartbergets Research Station)和Abisko 科学研究站(Abisko Scientific Research Station)。 

 Svartbergets野外研究基地包括KrycklanDegerostrormyr mire, Rosinedal, FlakalidenNorrliden等多个观测站,其中Krycklan站是最重要的站点。Krycklan站隶属瑞典农业大学管理,研究流域覆盖了代表70%典型瑞典地形的森林、沼泽湿地、河流及湖泊等,拥有北方中纬度森林群落地带先进的野外观测设施并长期对外开放。该台站1910年建立,产出包括发表在NatureScience等顶级期刊上的科技论文超过1000篇;自1923年第一位在该站工作的博士毕业,至今共有98名博士的论文工作在该站展开。该站目前主要开展大气、土壤、地表径流等领域研究,对象涵盖汞、CO2CH4、有机碳等多项指标。 

  Reiner Giesler教授讲解冻土的融蚀的环境效应研究 

 Abisko科学研究站位于瑞典北部北极圈内约200公里,海拔385米,隶属瑞典极地研究秘书处(Swedish Polar Research Secretariat),1913年正式建成并对外开放。于默奥大学气候影响研究中心(Climate Impact Research Centre)的Reiner Giesler教授带领大家考察了位于峡谷自然保护区极地沼泽观测带,介绍了科研站的研究工作。该站的研究内容包括气候长期观测、温室气体长期观测、流域尺度营养元素循环、间歇性永久冻土的融蚀对极地元素循环影响及部分汞研究观测等。 

 “中国-瑞典汞研究框架计划是瑞典研究理事会2013年批准资助的一项大型中-瑞国际合作项目,执行期为20141月至201812月,总经费 24,398,000瑞典克朗。瑞方参加单位有瑞典农业大学、乌普萨拉大学、于默奥大学、斯德哥尔摩大学和瑞典IVL环境科学研究所,中方合作单位为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通过本次启动会召开,明确了各参加单位及成员的研究任务,确立了开展合作研究及人才交流的计划。(环境室 商立海/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