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新闻
中国石化西北油田分公司刘永立副研究员学术报告
应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以下简称地化所)环境地球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邀请,中国石化西北油田分公司(以下简称西北油田)刘永立副研究员于4月10日访问地球化学研究所,并在环境室三楼学术报告厅作题为《塔河油田奥陶系岩溶缝洞型油藏特征和主控因素探讨》的学术报告。地化所科研人员及研究生约20余人参加本次学术报告,报告由环境地球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罗维均研究员主持。
石油在国民经济各部门有着广泛的用途,被誉为“工业的血液”,是关系到国家安全的战略性物资。西北油田是中国石化上游第二大油田,是国家能源安全的重要保障。刘永立副研究员首先介绍了西北油田的地理位置,勘探开发史,塔里木盆地的地质背景,以及油气存储情况;详细介绍了塔里木盆地深层—超深层海相碳酸盐岩缝洞型油藏的代表:塔河油田和顺北油田两大油田;系统地讲解了石油从勘探手段、油藏地质特征的判别、到开发技术实践的全过程。随后,报告重点介绍了西北油田在超深层古岩溶勘探开发过程中取得的认识和最新进展:海西期和加里东期古岩溶的发现,古岩溶的缝洞体是油气的主要储藏部位,断裂是主要控制因素等。进一步介绍了方解石稀土元素分析、锶同位素分析、U-Pb定年、LA ICP-MS等地球化学技术手段的运用,对油气来源分析、储油地层剥蚀等具有重要指导意义。最后展望了岩溶系统—缝洞系统—油藏系统三个独立而又时空联系的系统进一步研究探索对油气勘探开发的重要意义。刘永立副研究员的报告内容丰富、全面,启发性强,使与会听众受益匪浅。
刘永立副研究员作报告
报告会现场
报告人简介:
刘永立(1982年—),博士,副研究员,西北油田分公司专家,石油地质方向(碳酸盐岩沉积储层),现任中国地质学会岩溶团体标准专业技术委员会委员,新疆大学研究生联合培养企业导师。2009年毕业于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石油地质专业,一直从事塔里木盆地台盆区寒武—奥陶系碳酸盐岩综合地质研究和勘探工作,特别是古岩溶缝洞储集体研究方面。获得中国石化年度油气发现一等奖、二等奖、商业发现一等奖,共4项;获得省部级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
(翁绪 摄影/供稿)